原文網址:http://countrysongtw.blogspot.com/2009/06/by-philip-pullman.html

(原圖恕刪)

Philip Pullman因黑暗元素三部曲: 黃金羅盤,奧秘匕首,琥珀望遠鏡在台灣打開知名度。然而,英倫懸疑四部曲 (Sally Lockhart Quartet) 卻是在更早之前的作品。

Sally Lockhart
• 1985 The Ruby in the Smoke
• 1986 The Shadow in the North (first published as The Shadow in the Plate)
• 1991 The Tiger in the Well
• 1994 The Tin Princess

His Dark Materials
• 1995 Northern Lights, retitled The Golden Compass in the US
• 1997 The Subtle Knife
• 2000 The Amber Spyglass

Reference from Wiki: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_Pullman


“紅寶石迷霧”整個故事結構上,不用擔心因為這是第一部曲,而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看到下一部曲,或者故事懸而未決。事實上,四部曲的故事算是各自獨立,只是相同的主角遇到一次次的事件,因此讀者可以放心的看完第一部曲,作者絕對有給予一個完整的結局,卻又可以在書中處處看到作者為之後所埋下的伏筆,真是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這本書的描述能力非常的引人入勝,一翻開書,我就看到一個被厚霧所籠罩的倫敦,看不清的都市,以及解不開的迷團。(也該歸功於譯者的功力) 讀者隨著作者的筆,來體驗莎拉的痛苦與喜悅,也隨著她看清迷霧的倫敦,挖掘事實的真相。時空背景是在一八七二年,也就是十九世紀末。這是一個對現代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的時間。英國的富強與中國的衰敗,從不同的觀點來看我們在熟悉不過的歷史陰霾“鴉片” ,有一種不同的感受。


簡介中提出 “莎莉可以說是萊拉的原型” ,我認為莎拉比萊拉更惹人憐惜,舌燦蓮花的萊拉是一個擅用言語與謊言的女孩,反應快速靈敏,然而這樣的人物塑造卻使得萊拉未必人見人愛,卻能為她的急智喝采。而 “紅寶石迷霧”中的莎莉,年紀較萊拉大,卻依舊只是個青少年,卻得面臨父親過世的迷團,毫無金援且寄人籬下的日子,莎莉似乎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及喜愛。


而拿 “黑暗元素三部曲”與 “英倫懸疑四部曲”來相比較,英倫懸疑四部曲是比較容易上手閱讀的。黑暗元素三部曲有較多的原創科幻元素,例如: 塵與精靈。再加上主要是探討宗教的問題,所以不熟悉這類題材的讀者可能難以消化,而宗教本來就是敏感的議題,更讓有此信仰的人難以接受。而 “英倫懸疑四部曲”至少紅寶石迷霧沒有這方面的故事架構,故事顯得更平易近人,且較為人接受,這是一本很容易融入故事情節的一部小說。

http://blog.yam.com/musesbooks/trackback/215204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