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誕生之日》
「我並未計畫設定這些世界與人物。我找到他們,就在寫故事的歷程,零碎逐漸地發現他們。如今,我持續尋探新的世界與人物。」
︱地海系列、《黑暗的左手》重量級作家︱
︱八個思索生命開始與終結、個體與群體、冒險與流浪、愛與恨、性與欲的人生詩篇︱
★再一次,勒瑰恩力道十足的作品證明:科幻小說不必然是逃避現實的東西,性別研究不一定都是尖澀刺耳的聲音,娛樂也不盡然是無腦的內容。--洋蔥雜誌
★勒瑰恩在本書所完成的,只能以「美」來形容。她探索了種種關係:我們可能對彼此感到陌生,甚至有如外星異客,但仍相愛。讀著讀者我甚至不知不覺流下淚來,我只知道我深深受到感動。--娜洛.霍普金森(牙買加裔加拿大科幻小說家,《午夜盜賊》作者)
★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大家所寫,八篇最睿智美妙的故事結集,優美,深刻,令人著迷--羅伯.席維柏格(美國科幻小說名家)

在格森星的雙性同體人類社會中,孩子轉大人,首次面對自身生理的巨大變化與勃發的陌生情慾──那會是什麼樣的成年儀式?
賽亟黎星社會的性別制度是另一種相當倒反的關係,女男生活嚴格分隔,女性擔起整個社會的運作大任,男性除了各式體能競賽與表演之外,僅有提供性愛與生育的功能。當外星文化終於介入,這層嚴格的分際與規範是否受到衝擊?
如果一個社會徹底崇尚孤絕、獨立,致力避免以任何形式介入個人生命,會是什麼景況?一位來自瀚星的人類學家母親,帶著一對子女試圖融入這樣的社會,以期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卻沒有想到這個獨特的孤絕文化對她的兒女各自造成什麼影響。這是一種文明退化閉鎖現象,還是性靈發展至極端的一種可能?
一艘移民太空船已航行宇宙長達五個世代。船上的移民無時無刻不為未來可能的登陸做準備,一切設施、制度、生活方式、教育方向都導向這個目標;然而,不同的聲音慢慢形成。新生代完全在人工環境中成長、學習、生活,「母星」只是種種知識的綜合體或模擬影像。這群人如何選擇、創造自己的未來?心目中的新故鄉、新樂園究竟何在?
八個異星紀事,帶我們航向宇宙最深處,也讓我們在離家最遠的地方返回最真實、最多樣的自我。
◇作者簡介
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
美國重要奇幻科幻、女性主義文學作家,1929年生。父親Alfred Kroeber是人類學家,母親Theodora Kroeber是心理學家暨作家,出身書香世家的她,從小便受到多元文化觀的洗禮。
她的奇幻成長小說系列「地海六部曲」與「魔戒」、「納尼亞傳說」並列奇幻經典,科幻小說《黑暗的左手》、《一無所有》等也是科幻迷心目中永遠的經典。小說探討的議題,從自我成長與認同,到社會制度探討與性別問題,都鞭辟入裡,在優美恬澹的敘事風格中予人寬廣深沈的省思空間。西洋文學評論家哈洛.卜倫將她列為美國經典作家之列,日本作家村上春樹也是她的書迷。
勒瑰恩的正式網站:www.ursulakleguin.com
◇譯者簡介
洪凌
1971年生,天蠍座。
臺大外文系畢業,英國薩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英國文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博士,2010年起就任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全球華人科幻小說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文學創作獎助金、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翻譯出版補助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