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思公告
Pinkoi 被謀殺的城市 愛與黑暗的故事
★任何問題來信,歡迎寄到:m.muses@bookrep.com.tw
★想知道近來出了哪些書?近期出版新書箱

連續推出了數篇關於《黃金羅盤》的介紹之後,現在要來談談作者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先生。

菲力普.普曼,被喻為全英國最危險的作家,代表作「黑暗元素」三部曲的出版讓普曼名利雙收,不但文學評論家稱讚,全球的讀者無不深深著迷(詳見七十年來最偉大的小說是?)。

        英國作家菲力普.普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就請大家跟著我來一趟英國作家探訪


故事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沒有了故事,我們甚至就不能成為人類。
  
 

                                                                     ——菲力普‧普曼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九日,菲力普‧普曼在諾威治(Norwich)誕生。他生命的早期大部份都在環遊世界,因為他的父親和繼父都是皇家空軍的成員。他在澳洲住了一段日子,就是在那段時間,他首次有機會接觸到漫畫的神奇,對「超人」和「蝙蝠俠」更是情有獨鍾。

        十一歲時,普曼搬回英國,在北威爾斯定居。那是孩童開始可以到四處晃蕩,准許在街上玩以及在山丘上遊蕩的黃金時期,普曼也充分地利用這些機會。他的英文老師恩妮迪‧瓊斯(Enid Jones)對他的影響很深,至今,他仍會寄給她新出版的作品。

        高中畢業後,他到牛津的艾克希特學院(Exeter College)就讀英文。之後,他在打了一些零工後,又搬回牛津,成為威斯特敏斯特學院(Westminster College)的兼職講師。他教導維多利亞時期的小說和民間故事,另外還有一堂課,專門檢視文字和圖片如何相互輔佐,最後他離開教職,開始全職寫作。

        他第一本出版的小說是本成人書,一直等他變成老師後,才開始撰寫兒童文學。他所寫的一些小說中,主要是根據他替學生寫的戲劇所改編的,如《煙霧中的紅寶石》(The Ruby in The Smoke),近期由學者出版(Scholastic)重新出版。

        普曼仍住在牛津,他在自家花園末端的小屋中寫作。小屋中包括兩張舒服的椅子(一張為了寫作之用,另一張則是坐在電腦前使用),幾百本書、一個六呎長的填塞老鼠,曾在他的戲劇《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es)和《恐怖的石灰屋》擔綱(Limehouse Horror)、一把吉他、一支薩克斯風、電腦,還有用藍色黏土黏在牆上作為裝飾用、十幾朵色彩豔麗的塑膠花。

        藍色黏土在普曼的寫作過程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他用黏土將圖片、筆記、海報、提醒卡、明信片、書衣,以及任何可以黏住的東西貼在牆壁上。

        普曼另一項不可或缺的法寶是立可貼(Post-it Notes),特別是最小型、黃色的那種。這對於規畫故事大綱很有用:他在上面寫下短短、簡述每個場景的句子,然後將它們貼在很大的一張紙上,他可以貼上六十幾個不同的場景,最後將它們安排到最適當的順序。

        普曼堅信運動和適當飲食的美德——不過,讓別人來遵守就好了;這會使那些人覺得自己深具美德、對得起自己,不過不是覺得很快樂就是了。他最常做的運動,就是將威士忌酒瓶上的瓶塞旋轉開。如果他喜歡煙味的話,他可能也會義無反顧地大抽特抽。他很喜歡運動,特別是電視機所放映的運動。他是電視節目「鄰居」(Neighbours)的戲迷,這也是他唯一觀看的肥皂劇,光是「鄰居」一個節目就已使他有得想的了。

        他的妻子是茱得,兒子傑米是個小提琴家,最小的兒子湯姆則在大學中研習音樂。普曼自認是個無害、還算有用的人,他會繼續目前所做的事,因為他找不到不該繼續的理由。如果,有天撰寫故事突然成為違法的事,他也會毫不遲疑地違法到底。

-----------------------------------------------------------------------------------

相關閱讀:

2007繆思電影年

七十年來最偉大的小說是?

電影閱讀:

哈利波特後 誰將再寫奇幻傳奇?

黃金羅盤來勢熊熊 死亡證據血腥暴力

坎城影展》新線慶生 趁勢推銷「黃金羅盤」

坎城影展》龐德新造型 炒熱黃金羅盤

黃金羅盤前導海報亮相 坎城影展啟動造勢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菲力普.普曼的「黑暗元素三部曲」首部曲《黃金羅盤》為什麼會受到片商的矚目?不但願意砸下超越他們當初製作「魔戒」的規模與心力打造該片,而且對票房寄予了打破前作「魔戒」紀錄的厚望?看過預告片的讀者或影迷也許已經有點了解,看過原著小說的人體會一定更深。

電影導演克里斯魏茲(CHRIS WEITZ)對於拍攝這部片,也有話要說:


        對【黃金羅盤】裡的主角萊拉而言,這段冒險旅程從她在牛津的家那相對安全的環境開始,並將她帶到世界的邊緣。而我與這個故事的緣份則要從於七年前在倫敦,朋友建議我讀
菲力普.普曼的書開始說起,當時我也是正處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中,正在執導【非關男孩】這部片。

我看完的當下就知道我一定得將這本書改編成電影。我真的被書中那些充滿想像力、大膽冒險的情節及極富智慧的寓意給震懾到了。普曼的洞悉力範圍跨越現實與抽象,而他精彩的三部曲可說是一種與自由及人類靈魂可能性同以比擬的證明。《黃金羅盤》做為黑暗元素三部曲系列的第一本,它提供了每個電影人最想要的一切元素----宿命性的故事、迷人的角色性格、心理與哲學的深度以及不可思議的情節。對我而言,沒有什麼是比決定動手改編這部片子更具挑戰性的事。從七年前與《黃金羅盤》這本書相遇開始,這段過程似乎也都反映在電影裡。


        要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作品被別人改編成別的形式其實需要耐著很大的性子,我非常感激原作者普曼先生對我的充份信任。而這部可列入本世紀鉅著之一的優秀作品,還有他始終如一的建議與支持,正是我工作的最佳動力來源。
        
        我一直很感謝新線影業賦予我拍攝此片的機會,從前置醞釀構思一直到最後作品拍攝完成這段漫長期間都十分信任我,並幫助我齊集了如此神奇非凡的工作團隊及卡司陣容。我其實只是受這本書所影響啟發而投入電影拍攝的其中一人,但我總是為工作人們的致力奉獻、努力的成果及所帶來的創造力所驚嘆。我們所有人全心全意、日日夜夜投入這部電影,裡面盡是充滿不求回報的熱烈情感。


克里斯魏茲CHRIS WEITZ/導演、編劇 

        導演兼編劇的克里斯魏茲出生於美國,曾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他能編能導,從影作品包括參與製作青春性喜劇電影【美國派】系列,並曾經以與哥哥保羅魏茲聯合執導的【非關男孩】入圍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獎。另外他還曾執導過【來去天堂】、【美國派】,以及擔任【大公司小老闆】、【追求美國夢】的製片工作。

        他們兄弟倆一起創作的劇本還有【小蟻雄兵】及【古靈精怪瑪德琳】(改編自知名童書)等。也曾參與電影【 西域威龍】及【 隨身變2】的編劇工作。

 

 導演作品 
【非關男孩】 About a Boy (2002)  
【來去天堂】 Down To Earth (2001) 
【恰克與巴克】 Chuck&Buck (2000) 
【小蟻雄兵】 ANTZ (1998) 
【美國派】American Pie1999  

 全文摘自「黃金羅盤中文本事」導演的話 
資料提供:龍祥電影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閻紀宇報導20070917)

美國青少年文學大家、經典科幻小說時間的皺紋(A Wrinklein Time;中文版繆思出版)作者麥德琳.蘭歌(Madeleine L’Engle)9月6日與世長辭,享年88歲。蘭歌晚年老病侵尋,最後是在康乃迪克州一家老人安養院病逝。

蘭歌的童年在紐約、法國與瑞士度過,父母都是藝文界人士。她從5歲就開始寫小說,但生性害羞、舉止笨拙,許多老師認定不堪受教,蘭歌因此沉浸在閱讀與寫作的世界中,註定成為一位作家。

1960年蘭歌完成《時間的皺紋》,融合科幻、宗教和愛情主題,主角梅格.莫瑞有蘭歌自己的身影。但這部傑作卻連續被26家出版社打回票,苦等了兩年才得以付梓,所幸一問世就洛陽紙貴,1963年更摘下紐伯瑞獎,四十多年來銷售超過800萬冊。有趣的是,儘管蘭歌本人是虔誠的基督教徒,《時間的皺紋》卻因為宗教主題自出機杼,遭到美國保守派宗教團體的排斥,高踞美國禁書排行榜的第22名。


全文摘自中國時報國際書訊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artnews/0,3457,112007091700368+11051303+20070917,00.html

延伸閱讀:

微核之戰》、《傾斜的星球》、《水中荒漠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你知道七十年來最偉大的小說是那一部嗎?
「魔戒?」
「錯!」
「哈利波特?」
「不!」
正確答案是:「英國作家菲力普.普曼的《黃金羅盤》!」

《黃金羅盤》在今年英國卡內基獎創立七十周年紀念活動中以高達總票數40%獲選為最偉大的小說。改編自普曼的「黑暗元素」系列電影《黃金羅盤》,更被視為好萊塢年底最大奇幻鉅製。

「黑暗元素」系列將普曼推上國際地位,成為現今最當紅的兩位作家之一(另一位不消說是羅琳小姐),其中奇幻童話元素相較於「哈利波特」不遑多讓,但背後潛藏的深層意涵,有些成人文學可能還望塵莫及。「黑暗元素」探討生命、生存與人性的熱情與用力,是近年作品所罕見:年幼的主角無畏艱困,挺身與成人世界宗教勢力周旋抗爭,秉持單純的信念,表現最廣大的愛;其餘人物無論老少,均個性鮮明,感情豐富,甚至具有野性,衝擊出一幕幕張力飽滿的情景。

「黑暗元素」的故事起源於一個彷若現實世界、卻又處處歧異的平行世界,來自這個世界的小女孩萊拉,起先為了拯救玩伴,後來則為了揭露神祕物質「塵」的真相,踏上漫長的旅程,穿梭不同的世界,與複雜的政治宗教勢力對抗,最後改寫了所有世界的命運。普曼獨特的平行世界、守護精靈、飛行女巫、武裝熊族等種種設定,與複雜曲折的情節,展現了高超的敘事技巧,無論是兒童還是成人,都難以抵擋其魅力。


「黑暗元素三部曲」重要得獎紀錄:

英國卡內基獎票選為近70年「書中之書」 
.英國衛報童書獎、卡內基獎、英國書卷獎年度童書獎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注目童書」、青少年十大好書 
.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圖書 
Booklist最佳編輯選書(Top of the list) 
.英國閱讀獎(UKRA) 
.《父母選書》雜誌金書獎 
.英國惠特筆獎年度童書獎、年度風雲書 
.英國BBC「大閱讀」讀者最愛No.3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巴哈姆特 BBS 站 (bbs.gamer.com.tw) Fantasy 板 ]

繆思代理的亞法隆迷霧系列,終於在六月多完結了。在看完「永恆之王」後,我以為自己對亞瑟王整個故事的悲劇體系已經有所了解,可是接下來的「亞法隆迷霧」卻將它完全打破。
「亞法隆迷霧」不同於許多亞瑟王系列小說,採用摩根勒菲的關點來詮述事件。摩根在普遍的印象中,是個邪惡的女巫,是阻礙亞瑟的元兇,整個悲劇的幕後指使者。可是當有故事願意真正去描寫她時,她就像普通人一樣有感情,會愛人,會遺憾,也會後悔。摩根為了不讓亞法隆消失在迷霧中,一輩子耗盡心力,卻發現自己不斷的做白工,不斷的彌補自己先前的行為,像個普通人一樣奔波於人生,完全不像傳說中驕傲的黑暗女王。看完「亞法隆迷霧」後,我對悲劇也有了新的認知。

對宗教心理有興趣的人也可以來看這系列,主要架構在描寫亞法隆為了抵制基督教牧師們的洗腦教育,而做的反擊。在書中,可以看到桂妮薇的矛盾,一個虔誠異常的基督徒不斷質疑自己的思想,卻又為此感到自責。也可以看到亞瑟對宗教態度的轉變,及許許多多因為害怕或恐懼而虔誠的信仰者。用現代的角度來看,提倡性自由的亞法隆或許的確是邪惡的宗教,可是在那個年代,又有多少人不以自己的本能行事呢?或者這就是文明與否的表現?有許多問題是值得去思考的。

有人說《石中劍》是「永恆之王」的前傳,我覺得對「亞法隆迷霧」來說,整部「永恆之王」就像序一樣。並不是在貶低懷特的「永恆之王」,而是看完後再來翻「亞法隆迷霧」,相信一定會有很深的感觸。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繆思小說與電影非常有緣,很多期待已久的改編電影都在今年推出,非常有趣!也許讀者還記得,年初推出的吉卜力動畫大作《地海戰記》,改編自我們的創社作「地海」系列,「地海」系列包含六部:《地海巫師》、《地海古墓》、《地海彼岸》、《地海孤雛》、《地海故事集》、《地海奇風》,是西方奇幻文學經典之一與托爾金《魔戒》及路益思(C.S. Lewis)「納尼亞」齊名。

作品意涵別於西方基督教精神,富有中國老子道家思想,傳達「平衡」、陰陽同源的理念。作者娥蘇拉.勒瑰恩是美國重要奇科幻、女性主義與青少年兒童作家(領域實在很廣,畢竟是大作家),得獎資歷豐富,更特別的是,他老人家對老子的道德經大有研究,所以創造出令人低迴不已的地海世界。

接著「地海」的改編動畫之後,是尼爾.蓋曼的《星塵》(STARDUST),電影版翻做《星塵傳奇》,國內是由環球發行,上片日期是十月十九日。小說《星塵》出版後除了暢銷也叫好,獲得1999年創神文學獎,說的是「寒夜孤星下,一場奇異迷離的仙遊之夢。」很美很魔幻,蜜雪兒菲佛與勞勃狄尼洛很讚!預告片看完之後覺得該是部口碑片。  
 
 

最後年底的重頭戲,我想很多讀者都知道,那就是菲力普.普曼的「黑暗元素」系列首部曲《黃金羅盤》,終於於今年改編完成,而且是由打造出「魔戒」的新線( New Line)製作發行,規模之大,據稱是比照「魔戒」,屆時全球又會是一片《黃金羅盤》的世界。  
 

八月底時,新線來台辦了一場說明會,在大螢幕看著武裝熊跳出來的場面,實在與電腦螢幕上看到的震撼差距甚大,尤其是武裝熊毆瑞克與熊王雷克森的戰鬥畫面,那一掌揮下,忍不住全身起了雞皮疙瘩,豈只一個「讚」字了得啊!  
 

電影這麼讚,小說怎麼可以輸呢!原著小說「黑暗元素」系列總共包含三部曲:《黃金羅盤》、《奧秘匕首》、《琥珀望遠鏡》,舊版於2002年出版,這次的電影新版即將於十月底盛大推出,也會同時推出全球同步上市、限量精裝、國外合印版本的《黃金羅盤-電影典藏本》,希望大家會喜歡!  
 

更多的《黃金羅盤》系列報導即將推出,請密切留意!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4名幽靈為了上天堂,必須在49天內挽救100條走上自殺絕路的人命。簡單的主題設定,帶出多元的故事發展。小說探討「自殺」議題,描寫憂鬱症、校園暴力、債務、老年喪偶等社會現象,更直指數量日增的自殺案件並非個人行動,而是出自社會政經的集體壓力。

摘自96/09/09中國時報開卷周報新書布告《幽靈救命急先鋒》

延伸閱讀:《幽靈救命急先鋒》之傍晚之前請別死,我們一定會來救你!幽靈救命之編輯說書幽靈救救我!重返人間續.重返人間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