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
《黃金羅盤》勇奪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視覺效果」獎
書名/《黑暗元素三部曲(His dark materials)》:黃金羅盤、奧秘匕首、琥珀望遠鏡
作者/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
文/誠品網路書店 薛良凱
這是一套捨不得看完的書。當然不可能,誰能忍住錯過結局,而不繼續看下去,直到東方魚肚白,告訴你第二天上班將會是無精打采的一天呢?
儘管如此,還是值得。對菲力普.普曼(Philip Pullman)不了解的讀者,或許會想知道,普曼一再被譽為是20世紀以來最重要的英國童書作家之一。在牛津大學畢業後,曾任西敏學院兼任講師,教授維多利亞時期文學與民間故事。直到目前,他仍居住在英國。
由於普曼的父親與繼父都是皇家空軍成員,所以他有機會週遊列國,看到許多不同文化下的生活型態,再加上有個很會講故事的祖父,普曼實在有個絕佳醞釀故事的童年環境。
他被封為「最危險的童書作家」是應該的。儘管普曼出身於一個極度虔誠的基督教家庭,祖父甚至是英國國教派牧師,但他的《黑暗元素三部曲》卻大量詆毀教會,還挑戰教會的基本教義(根本就是推翻),質疑信仰本身的合理性。倘若早生個50年,普曼肯定會被亂石砸死,不然也是掛在十字架上燒掉,誰敢犯下這樣大逆不道的錯誤?儘管從今天的角度看,這本書居然還不是教會的禁書真是一件奇蹟。那麼《黑暗元素三部曲》好看在哪裡?建議讀者可以從幾個角度看這本書。
精靈,武裝熊,塵,一個問什麼都會告訴你的羅盤,一個什麼都切得開的匕首,這些看似無關的東西,竟然都能彼此串聯。故事與故事相連,事件與事件之間互為因果,形成一個場面磅礡的大型舞台,而且橫跨好幾個宇宙。是的。你可以看到作者的奇想,然後徜徉於夢想與現實間,誰又能保證,作者筆下的世界難道不是真的嗎?你會捨不得放下任何一本書。
從科學(萊拉的世界稱為「實驗神學」)角度看,這些幻想真是太有趣了。分割到不能再分割,量子力學,切割出空間,易經算卦、濟慈的詩與羅盤原理其實一致……我猜,物理學家應該會氣死,但是也會愛死這些說法。就像愛因斯坦說的,你知道月亮為何在那個位置嗎?因為上帝把它放在那裡。
從宗教角度看,這無疑是一本充滿對宗教質疑、揭發偽善的一本寓言。不管你有沒有信仰,你總聽過「上帝」(或是萊拉世界的「無上權威」),但是你懷疑過沒,上帝存在嗎?神存在嗎?地獄又存在嗎?如果這些都存在,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祂們出現?如果這些壓根不存在,那麼,我們的心靈將歸何處?我們又憑什麼說我們異於其他生物?只因為我們有武器、大砲?
看完這本書後,你會發現這本書就像是「異教徒的聖經」,所有難以回答的可能答案都在這裡,等待你的挖掘。
很多人把《納尼亞傳奇》、《魔戒》、《黑暗三元素》相提並論,但這三者具備完全迥異的風格。《納尼亞傳奇》講兄弟姐妹之間的情誼與朋友友誼,共同對抗白女巫;《魔戒》是一群伙伴對抗邪惡勢力,最後摧毀戒指。而《黑暗三元素》很難講清楚,筆者試過利用「三言兩語」打發朋友,結果發現如果你不看這本書,根本無法體會這故事的曲折離奇啊!這是一本能讓你腦海不斷劇情出現幻象的書…。
全文摘自~
誠品網路書店編輯碎碎唸部落格http://blog.eslite.com/webeditor/
2007/12/30聯合晚報/編譯夏嘉玲/綜合報導
片酬據傳高達500萬英鎊 (約台幣3.22億元)的007男星丹尼爾克雷格最近因為區區200英鎊 (約台幣1萬2900元)「債務」,被一同拍攝電影「黃金羅盤」的13歲童星達可塔布李察絲追著跑。
克雷格拍攝「黃金羅盤」時,在片場與其他明星以及工作人員說好,不准在達可塔布李察絲面前罵髒話,違者罰錢。克雷格自認一定不會被抓包,不料還是說溜嘴被逮個正著。
他說:「我一直到被人喊:『罰一英鎊』,才發現自己說了粗話,罰錢筒大概已經裝到200英鎊了」。
達可塔布李察絲爆料說,罰錢筒裝的應該不只200英鎊,「丹尼爾還欠我這筆錢,他老是說要記帳,我得追著他要錢」。詳全文
2007/12/11聯合晚報/陳建志
《黃金羅盤》會不會又是一部大而無當的奇幻片?且讓我先這麼說:擔心只有壯麗景觀卻流於空洞的觀眾,倒是稍可放心。本片有種種美妙想像力,思想也叛逆,不但自成一個繁複完整的體系,又刺穿了傳統天主教的霸權。
原著有三部曲,此片才拍了第一部。它與以往的奇幻史詩的最大不同之一,在於少女是貫穿全片的主角。萊拉以女頑童+孤女的角色,打破了過去史詩主角都是男性的傳統。片中的「黃金羅盤」只能被萊拉擁有、解讀。它象徵人類的潛意識與「陰性」的一面。黃金羅盤的圖像、刻度、重重齒輪,彷彿人類心靈的繁複神秘,然而萊拉必須看穿種種假象,運用直覺,直指人心。當具有女巫特質的萊拉真正看進羅盤,也就看進了過去與未來。
萊拉看見了「武裝熊」曾經是王子的過去,同情慈悲,不畏艱險的幫助他復位,是本片最動人的情節。萊拉不但活潑頑皮像男孩,又常撒謊行詐(負面的女性特質?),她會跑去跟篡位的「熊王」說謊,也會反向設計科爾特夫人,並不是「乖女孩」。冒險路途上,這少女騎著王子熊,反轉以前的少年英雄形象。
本片的奇幻創意不比《哈利波特》遜色,尤其是每個人都有個守護精靈,以動物形體出現,飛禽走獸都有,象徵這個人的靈魂。這樣的小型動物就像陪伴自己的寵物,又像耳邊的「警惕聲音」,而這「寵物」又能去與別人的「寵物」互鬥。科爾特夫人的人面金絲猴與萊拉的「潘拉蒙」就有過驚險廝殺。
妮可基嫚飾演科爾特夫人,一個心狠手辣的蛇蠍美人,但在片中她的角色就跟她的美豔一樣平板。這也許是首部曲的非戰之罪,因為她深沉動人的戲要在後面才有—起碼原著是這樣。
本片的「好看度」不及《哈》片系列,原因之一就是人物多半扁平,缺乏神采。但若從奇幻世界的創造來看,本片豁然開朗,另闢蹊徑——分割小孩與守護精靈的「分離機」就像未來科幻片,而「塵」連結各個宇宙又是一種貼近東方的哲學。至於那些浩瀚奇麗又驚鴻一瞥的景觀,如「聖教領土」的華嚴、小狗化蝶的靈動,則再次讓我疑問:也許人們越來越不到美術館的原因,就是像這類的奇幻動畫早已藉著提供觀眾「類崇高」「新美感」的經驗,侵蝕了美學殿堂的磚瓦。
2007/12/11聯合報╱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被美國雅虎網站、全美戲院協會觀眾票選為年底最受期待電影的好萊塢奇幻鉅製【黃金羅盤】,即將在12/07全省上映,同名原著小說《黃金羅盤》與系列作出版後不但立即登上誠品童書暢銷榜第二名,目前仍繼續維持在榜上第二名,這周在金石堂暢榜名次也開始爬升,預料本周電影上映後,更能帶動書籍銷售。
電影改編的系列小說為「黑暗元素系列」第一部《黃金羅盤》,上週在英國電影首映後,電影公司立即宣布籌拍第二部《奧秘匕首》,雖然日前傳出宗教團體抵制,但12/07全美上映家數大約為三千家,目前只有六十家戲院抵制。
電影中最受注目的除了武裝熊與守護精靈之外,飾演卡爾特夫人的妮可基嫚演出更是廣受好評,他也是作者菲力普.普曼指定演出卡爾特夫人的人選。
中國時報國際娛樂2007/12/04【李雨勳/綜合報導】
2007/12/04聯合報貼星報報【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製拍「魔戒」系列的新線公司的最新奇幻片「黃金羅盤」,昨日在台首度試片曝光,劇情描述小女孩萊拉,被科學家公爵寄養在高級學府,意外獲得可以知道所有事情真相的寶物「黃金羅盤」,遭到邪惡的考爾特夫人追捕,幸好有水上吉普賽人、飛天女巫族、冰原武裝北極熊等幫助,擊破專門綁架小孩、分解他們和守護精靈的邪惡醫院。
「黃金羅盤」和「魔戒」、「哈利波特」等片一樣,改編自全球暢銷的魔幻小說,全片充滿富想像力的時空背景與角色,還有包括正與邪武裝北極熊、花豹、小浣熊、野兔等各種動物,使得特效場面極多,最搶眼的仍是演邪惡考爾特夫人的妮可基嫚。
妮可基嫚在「黃金羅盤」裏壞到骨子裏,拿小孩進行切割實驗,甚至對親生女兒都欺騙說謊,小女孩萊拉不聽使喚被她狂罵,她的守護精靈金絲猴和她搶照片被她狠打一巴掌,不過角色壞、造型美,開場不到1個鐘頭,她已經連換8套華服,整部電影一共有12種造型,典型蛇蠍美人,是妮可基嫚獲得奧斯卡影后之後最爆炸性的演出。
主演的大明星還包括「OO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的丹尼爾克雷格和伊娃葛林,分飾科學家公爵和飛天女巫的首領。導演克里斯魏茲曾是演員,演過「美國派」等片,在「史密斯任務」中,演布萊德彼特和安琪莉娜裘莉的鄰居,外形高大英俊,執導奇幻片「黃金羅盤」的功力頗有看頭。
以2億多美金鉅資攝製的「黃金羅盤」的好萊塢新線影業,在前晚首映成功後乘勝追擊,正式宣佈將開拍該片第2集「奧祕匕首」,男女主角丹尼爾克雷格、妮可基嫚等原班人馬,將於明年重返片場聚首;丹尼爾克雷格同時否認,他已簽約再演4部007電影,他表示只簽約演下1部,後續要再看看。
「黃金羅盤」根據英國暢銷童書作家菲力普‧普曼全球熱賣1600萬冊的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之第1部曲所改編,在首映前壓力最大的是該片編導克理斯魏茲,他早在2000年就投入劇本改編工作,中途更曾因擔心自己無法身兼執導這部特效大片,一度退出導演工作,最後在製片鼓勵下,完成了編導重任。
克理斯魏茲的擔憂,隨著「黃金羅盤」被廣大影迷接受而揮去,尤其在首映前,新線影業曾於美國舉行一場不公開的媒體祕密試映,包括紐約時報、紐約客、浮華世界、洛杉磯時報等報章雜誌的影評人,都給予一致的好評。 2007/11/30 Upaper
劇照提供:龍祥電影中國時報國際娛樂2007/11/29 【黃秀慧/綜合報導】
妮可基曼和湯姆克魯斯離婚後,曾打趣對媒體說:「以後我總算可以穿高跟鞋。」不過她話說得太早,因為她二嫁鄉村歌手奇斯厄本,兩人還是「長短腳夫妻」,日前他們聯袂出席電影《黃金羅盤》倫敦首映,奇斯厄本就明顯矮一截。
至於,男主角丹尼爾克雷格也帶著日籍製片女友蜜雪兒步上星光大道,但是眼尖的媒體發現蜜雪兒手上訂婚戒指已不復見,揣測兩人是否感情生變。
《黃金羅盤》12月7日全美上映前密集宣傳,這場倫敦首映更是眾星雲集,除了女主角妮可基曼和老公現身外,片中主要演員丹尼爾克雷格、伊娃葛林都盛裝與會,休葛蘭和當紅名模莉莉寇兒也出席,而日前傳外遇的日本女星山口智子,也意外出現紅地毯上。
這星期開始大家將會在電視上看見無孔不入的
《黃金羅盤》預告片、廣告CF、幕後製作花絮
大家也可以!樓上招樓下,媽媽找爸爸,哥哥拉弟弟
妹妹喊姐姐,一起參加MTV台的贈獎活動,獎品有
武裝熊玩偶、T-shirt、玩具......(看起來還不賴),拿獎回家
演萊拉,當然,別忘了看書喔!
dogday
2007/11/14聯合報╱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妮可基曼和丹尼爾克雷格合演的魔幻動作片「黃金羅盤」,舉行網路票選活動,Ella獲選為最像片中對抗惡勢力的女孩「萊拉」的台灣女藝人,昨天她現身活動會場,身穿黑白吊帶小可愛,繃出渾圓的胸部,還露出明顯乳溝,和過去的中性化造型判若兩人。
「黃金羅盤」票選Ella勝出 小可愛亮相
2007/11/14聯合報╱記者葛大維/台北報導
女歌手Ella穿低胸裝出席電影「黃金羅盤」活動,艷光照人還不夠,她語出驚人說:「今天我經血來潮,奶特別大。」
妮可基曼和丹尼爾克雷格合演的魔幻動作片「黃金羅盤」,舉行網路票選活動,Ella獲選為最像片中對抗惡勢力的女孩「萊拉」的台灣女藝人,昨天她現身活動會場,身穿黑白吊帶小可愛,繃出渾圓的胸部,還露出明顯乳溝,和過去的中性化造型判若兩人。
Ella被問性感裝扮顯得特別豐滿,是否心血來潮?她竟然自爆是「經」血來潮,所以漲奶,而後才正經表示,衣服是設計師挑的,她感覺不錯就穿了。
「黃金羅盤」裏女孩萊拉,意外獲得具有拯救世界神力的黃金羅盤,捲入正邪大戰裏。Ella自爆其實自己膽子不大,從小被訓練要把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邊,課堂上問問題一定要舉手,所以不太可能像萊拉那樣出走冒險犯難。
Ella說自己和萊拉最像的地方都很重義氣,只要朋友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她一定全力相挺到底。
全文摘自聯合報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3/4096174.shtml
照片提供:龍祥電影
相關閱讀:超越魔戒,黃金羅盤來勢洶洶
曾被奧斯卡名導貝托魯齊譽為「美到簡直沒天理」的伊娃葛林,在處女作「巴黎初體驗」中讓影壇驚為天人;但在「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中,她卻一反龐德女郎的性感形象,從頭包到尾;原本有兩場的比基尼戲,在她爭取下刪掉。她說,裸露戲讓她很不自在,能省就省吧!
這回伊娃再次和龐德丹尼爾克雷格合作,她化身為擁有青春不老體質的女巫族女王,她同意再次穿上性感的薄紗低胸精靈衣服現身。由於女巫族女王除了長生不老,功力高強,更有來去自如的飛行能力,伊娃只能天天在片廠吊鋼絲。
伊娃懼高症嚴重,為了拍出完美鏡頭,她只能咬牙硬撐,拚命演出靈氣逼人的表情。她說,每回吊在半空中,背部及腹部待用盡力氣才能維持平衡,做出美妙的姿勢,經常讓她全身酸痛;好幾次她無法順利控制身體幅度,在空中打起轉來,嚇得不禁失聲尖叫;好不容易落地,只能跌坐在地上喘氣。對伊娃而言,奇幻的「黃金羅盤」簡直成了驚悚片。
妮可基曼主演的《黃金羅盤》即將上映,忙著宣傳的她不久又得赴德國拍攝新片《The Reader》,明明事業心極重,但想到得跟老公奇斯厄本分開6周,她忍不住大發嬌嗲:「婚姻第一,其他都是其次。」
前夫湯姆克魯斯近來帶著妻小頻曝光,為新作《權力風暴》做足宣傳,妮可也沒閒著,跟著鄉村歌手老公出席大小頒獎典禮,還不忘為新片《黃金羅盤》到處亮相。
妮可基曼在《黃金羅盤》飾演美麗與權勢在握的謎樣女人「考爾特夫人」,是個迷人的慈善家,但卻無情冷酷,該片改編自英國暢銷童書作家菲利普普曼的小說,製作成本達2億美金(約合台幣65億元)。
(全文摘自中國時報國際娛樂2007/11/11)
《貓耳朵寫周記》秋之尾,玩詩、飲酒、看電影
已經接近秋天的尾聲了,貓耳朵忽然發現本周書市一片風平浪靜,開始有種秋天的寂寥感了說~。只有關於美食與品酒的書籍或漫畫一波接一波,例如有本《1976巴黎品酒會》(時報),講述加州葡萄酒第一次打敗5大酒莊的傳奇故事,或是《天天喝湯》(時報)、《威士忌全書》(積木)等,畢竟美食書跟季節大有關係,沒錯沒錯,這種時節,就是要有點暖肚的東西才棒啦!
此外,由於飲食一向是日本漫畫的強項,出版社也繼續推出相關漫畫,希望延續漫畫《神之 》(尖端)的銷售熱力。這難道是食慾之秋的後勁?還是因為今年台灣沒有大閘蟹可以吃,食慾的怨念暗暗發酵了呢?呵呵!
由小說改編影視的作品,最近同樣是一波接一波,我們自家的《色,戒》(皇冠)就不再提啦,最近上檔的《星塵傳奇》,出版社趁勢將幾年前出版的中譯原著小說《星塵》(繆思),再度推上戰線衝業績;另外,由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偵探伽利略》(獨步)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上月中在日本上檔,第一集便創下24.7%的收視率,此後兩集也都保持在21%左右,以近年日劇收視率普遍低迷的狀況,算是相當亮麗的好成績啦。12月初,則另有一部奇幻作品《黃金羅盤》(繆思)改編電影將要上映,自從看了預告片後,連不怎麼愛讀奇幻文學的貓耳朵,都忍不住心癢癢地找了原著小說來看,影音的威力跟魅力真是太大了,連貓都擋不住啊!喵喵?
秋天也是詩歌的季節,為期約12天的台北詩歌節活動正在進行中,將到11月11日結束,貓耳朵在此提個醒,秋高氣爽天氣好,不妨出門玩玩詩!相關活動資訊可上網查詢:www.2007tpf.com。
(全文摘自中國時報開卷假日報96/11/04)
(中時開卷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
2007/11/07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台北報導
「黃金羅盤」籌拍之初就決定公開徵選電影中的主角─12歲女孩「萊拉」,由導演克里斯魏茲(Chris Weitz)帶著選角指導在劍橋、牛津等4個地區舉行試鏡,共有一萬多名女孩報名參加。
在這些個日子,萊拉不常從她臥房的窗子往外爬,要登上約旦學院的屋頂,她有更好的法子。門房給了她鑰匙,好讓她能登上看守塔的塔頂。他每年得走上塔頂四次,檢查石雕和鉛板,那是他的職責。但他已經老得爬不動樓梯,所以把鑰匙給了萊拉。萊拉會給他一份完整報告,他再轉交給財務司庫,她得到的回報則是可以隨時跑上屋頂。
當萊拉躺在鉛板上時,除非從天空俯瞰,否則沒人能看見她。方形塔頂邊緣圍著一道矮牆,外形化為松貂的潘拉蒙常常癱在朝南一隅的城垛上打盹,而此時萊拉則坐在下方,背倚著陽光遍灑的石塊,讀著她帶來的書。有時他們會歇一會兒,望著在聖米迦勒塔築巢的鸛鳥飛越土爾街。萊拉打著主意,想把鸛鳥拐到約旦學院。她甚至拖了幾塊木板到屋頂上,大費周章地釘成一面平台,就像人們在聖米迦勒塔所做的那樣。但這也只是白費功夫,鸛鳥對聖米迦勒忠實得很,就這麼回事兒。
「總之,假如我們老是上這兒來,牠們就不會待多久。」潘拉蒙說。
「我們可以用食物馴服牠們,我敢說我們辦得到。牠們都吃些什麼?」
「魚,」他猜 ,「 青蛙。」
他躺在石欄上懶洋洋地舔理身上金紅色的毛。萊拉站了起來,靠在他身後的石塊上。她四肢暖呼呼的,凝視著東南方,向晚空氣中,那兒有一列灰濛濛的深綠色樹木從塔尖和屋頂上方浮現。
她正在等白頭翁。那一年,有群白頭翁飛到波坦尼克花園築巢,數量異常地多。牠們每天傍晚像輕煙般從樹上飛起,數以千計地在這城鎮上空盤旋、俯衝、急掠。
「上百萬隻。」潘說道。
「或許吧,很可能。我不知道有誰能數得清……牠們在那兒!」
牠們看起來不像一隻隻個別的鳥,也不像藍天映襯下一粒粒均勻的小黑點,這一整群本身才是一具個體。那有如一襲布料,以極為繁複的方式裁剪,令它旋轉著穿過自己,在三度空間中對摺、伸展、裹住,卻從不曾打結。它由內至外翻轉過來,優雅地輕搖、飛越,飄落再上揚,然後再次飄落。
「假如它是在說些什麼…..」萊拉說道。
「例如打信號。」
「然而沒人能知道,從來沒人能了解它的意思。」
「也許它並沒有什麼意思。它就是它」
「每樣東西都有意思。」萊拉嚴厲地說,「只是我們得找出解讀方法。」
潘拉蒙躍過牆垛間的凹洞,跳上拐角的石塊,靠後腳站了起來,以尾巴平衡著,更專注地凝望著城鎮彼方上空那一大群盤旋的鳥。
「那麼,那代表什麼意思?」他說道。
她很清楚他指的是什麼,她也正望著那兒。在那群有如煙霧、有如旗幟,動個不休的白頭翁之間,有某樣東西正擾動、糾纏著,彷彿這襲不可思議的布料發現自己身上有道除不去的結。
「牠們正在攻擊什麼。」萊拉說道,抬手遮著眼睛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