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思公告
Pinkoi 被謀殺的城市 愛與黑暗的故事
★任何問題來信,歡迎寄到:m.muses@bookrep.com.tw
★想知道近來出了哪些書?近期出版新書箱

融酷炫奇想、文字遊戲、政治寓意於一身的城市奇幻童話

陸柏年  著



從標題「偽倫敦」(Un Lun DunUnLondon)上就可以猜到,本書基本上就是那種地下城市/陰影城市/鏡像城市的架構,也就是關於並存於我們熟知的現實城市的、某種現實城市的扭曲鏡像的故事。被列為新怪譚文類宗師的米耶維本來就是書寫怪異城市的能手,這回把他的野心染指到青少年小說的領域更是令人期待。

國外許多書評提到,本作多多少少重複了米耶維舊作《帕迪多街車站》的缺點:大量(過多)驚人的場景與人物,且多是快速帶過而不夠深入。但我認為剛好相反。的確,和《帕迪多街車站》相比,本書在場景的多樣以及轉換快速方面十分類似(個人感覺本作的場景可能更多,轉換更快),但是在這些場景轉換的過程當中並沒有過度分散主線劇情,且情節角色場景前後呼應之處大多巧妙又合理,兼顧怪趣卻又不突兀。更重要的是,以青少年小說為出發點,一個接一個的酷炫場景更確保了閱讀過程中高度的娛樂性。作者掌握故事架構走向的能力其實大有進步(當然這並不令人驚訝),從隔在《帕迪多街車站》與本書之間的兩本巴斯─拉格系列作《傷痕》與《鋼鐵議會》,就可以看出米耶維完全有能力去經營一個架構嚴謹,情節完整可信的故事。因此本書與《帕迪多街車站》的相似特質,似可看成寫作技巧如今成熟許多的米耶維成功地把過去的弱點轉化成了適合青少年小說中的特色。

回到主線情節,本作也有很多勇於顛覆之處。故事的一開始似乎是很公式化的「預言中的天命人選來拯救偽倫敦咧~~」,但是過了不久故事就開始走樣了,救世主被打倒還失去了記憶,救世主的跟班(負責搞笑的那一個,預言上是這樣說的)一肩扛起責任,而且她還決定作弊!我們可不可以跳過這一項一項的試煉,直接把最終武器搞到手,打倒魔王收工走人?

主角或魔王身邊的一線配角也十分鮮明有趣。例如一開始讓人莫名其妙的史庫爾,雖然始終只是一個配角,但在將近全書結局,他的身分真相大白時,卻保證令人拍案叫絕同時又十分感動。本作有趣的東西除了奇異城市中的奇人軼事以外,最有趣的應該是大量諧音/雙關語。這些文字遊戲一方面讓閱讀過程增加了許多趣味,更經常有著和故事主軸息息相關的巧思。只是想要精準地傳達這些雙關語的巧思,對本書的翻譯實是一大挑戰。繆思交給我以審訂名詞時的稿件其實已經十分通順可讀,我也只對譯文做了一些名詞用語細節上的建議,足見本書在翻譯與編輯方面的用心。

政治意涵一向是看米耶維的作品不可忽視的部分。雖然米耶維曾說過他並非為了走私自己的政治價值觀而寫作小說,而是先想寫酷炫的、有怪物的故事,但是他也承認他的故事確實多是透過自己帶有政治角度的眼光來鋪陳。本作的政治意涵似不若巴斯─拉格系列或他的其他短篇作品明顯,但還是清晰可見。例如正反倫敦兩側政治生態的對照,又如面對真倫敦側的官方陰謀,主角膽敢直接攻入官署,放倒一干保全特勤,以武力脅迫政府官員,在反恐大纛高舉的今日,這種情節還真是有夠敢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書中還間雜作者親繪的插圖,雖然未必賞心悅目,但是十分怪趣,和偽倫敦的黑暗魅力很搭調。



陸柏年
本書名詞審訂者。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畢,陽明大學口腔生物研究所碩士,現於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生物系攻讀博士。長期關注歐美與台灣科幻/奇幻文學的讀者,網路化名為boblu。個人網頁:http://life.nthu.edu.tw/~b861611/index.htm


(本文收錄於《偽倫敦》,並同步刊登於作者個人網頁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樹立幻想小說新里程碑的革命領袖:柴納.米耶維 

林翰昌  著

(photograph by Emma Burcham)

二○○二年假美國聖荷西(San José)舉辦的世界科幻年會上,尼爾.蓋曼的《美國眾神》奪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桂冠,我和朋友在現場親眼目睹蓋曼興奮地捧起沉重的銀火箭獎座。然而,身為該年度雨果獎的投票人,入圍作品中卻另有一部作品最能吸引我的注意;後來這本小說更掀起本世紀初幻想文類創作的革新浪潮,成為類型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就是《帕迪多街車站》(Perdido Street Station, 2000),而作者正是英國的新銳作家──柴納.米耶維 China Miéville

米耶維於一九七二年出生於英格蘭的諾里奇(Norwich),成長過程與母親和妹妹居住於倫敦。「柴納」(China)這名字則是父母親從字典挑出來的「漂亮單字」。一九九一年進入劍橋大學就讀社會人類學之前,曾在埃及和辛巴威工作過一年。九五年取得倫敦政經學院的國際關係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他到哈佛大學讀過書,發現當地生活過於拘謹,缺乏地下文化,於是又回到倫敦政經學院,於二○○一年獲頒國際法學博士。博士論文《對等權利之間:國際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Between Equal Rights: A Marxist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Law)則在二○○五年出版。米耶維也是個積極的政治參與者,二○○一年曾代表社會主義者聯盟(the Socialist Alliance)參選英國下議院議員;也曾在抗議事件中遭到拘捕。也因此他的作品往往瀰漫著濃厚的政治批判色彩。

從第一部小說開始,米耶維的作品就和倫敦緊密相連。《鼠王》(King Rat, 1998)是他攻讀碩士之餘的創作,故事取材自童話「哈梅林的花衣吹笛手」(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只是把故事背景轉移到現代倫敦的下水道。主人公梭爾.加拉蒙(Saul Garamond)某日起床後發現父親墜樓身亡,自己成為頭號嫌疑犯,走投無路的他只好躲到地底,結果為鼠王所救,才了解自己的真正身世。混血的他不受魔音控制,因此成為向吹笛手復仇的祕密武器。然而,梭爾要對付的敵人卻不只有他而已……儘管劇情相對直線簡單,米耶維成功地將當時倫敦地下音樂界所風行的「drum and bass」叢林曲風融入書頁,使倫敦成為名副其實的都市叢林。至於梭爾在故事尾聲時對鼠輩全族的談話,也紮紮實實反映米耶維的政治理念,使地下世界的權力結構也能和城市發展一樣與時俱進。

倘若《鼠王》的成績還不夠亮眼,之後的《帕迪多街車站》無疑是米耶維一鳴驚人之作。故事設定在巴斯─拉格(Bas-Lag)世界中最強大的城邦國家新克洛布桑(New Crobuzon)。在這裡,魔法與蒸氣工業技術並存,各種智慧種族,包括仙人掌人(Cactacae)、鳥人(Garuda)、蟲人(Khepri)、蛙人(Vodyanoi),乃至於肉體加裝機械的再造人(Remade)等群居其間,各自發展出獨特的常民文化。表面民主,實則寡頭的政治局面仍由人類掌控,並以祕密警察般的民兵部隊遂行統治。從人口結構和地理全圖來看,不難發現新克洛布桑帶有許多倫敦的影子;或者更貼切地說,新克洛布桑代表所有歷經工商發展、各種問題叢生,忙亂中卻帶有活力的都會形象。只是米耶維挑選的故事主線較傾向廉價故事傳統,相對於繽紛複雜、鉅細靡遺的環境描寫和不時令人驚豔的旁支橋段,顯得薄弱許多,也顯示他尚未能完全駕馭超大規模的故事。饒是如此,光是新克洛布桑的世界建構就已經令讀者目不暇給,加上作者不時流露的機鋒與批判,以及跨越科幻、奇幻、恐怖疆界,大開大闔的氣魄,都使得本書成為邁入世紀之交最受囑目的幻想作品。

隔兩年推出的同系列續作《傷痕》(The Scar),米耶維將場景換成海盜浮城阿瑪達(Armada)。由各式船艦所構成的海上城邦雖然曾在尼爾.史蒂芬森的《潰雪》中出現,米耶維仍舊發揮社會人類學的專才,精心描述艦隊城市中庶民到統治階層的生活百態,以及沿途靠港岸埠的人文景觀,頗令讀者擊節讚嘆。作者明顯將故事架構控制在可掌握的範圍內,使得劇情更加緊湊刺激,城內各方勢力的明爭暗鬥也逐漸浮出檯面。米耶維描寫動作場面的技巧也大有進步;後段所發生的大型海戰堪稱幻想文類中的經典戰役。《傷痕》對於角色內心書寫的深刻程度亦不讓顯露於外的「皮相」專美於前;作者也在訪談中自承本書在個人的記憶與失落方面著墨較深,整本書不僅刻畫個人肉體與心靈的傷痕,也擴展至城市與世界的傷痕。從積極面來看,人人都必須透過這些傷痕重新認同自己、接納自己。

如果說《傷痕》帶給讀者的是個人自我的內省,巴斯─拉格第三部曲《鋼鐵議會》(Iron Council, 2004)則是政治色彩最為鮮明的一部。故事在二十餘年後回到新克洛布桑,此時在《帕迪多街車站》中較具理性的反抗組織銳意不再,而由武裝暴力團體所取代,暴亂與謀殺事件層出不窮。與書名相互呼應的是一列由反對人士以直接民主所控制,在沙漠中踽踽而行、永不休止的火車;多年來它一直逃避民兵部隊的追捕,卻也是所有革命志士的精神象徵。然而,縱使成功暗殺層峰要角,對革命大業而言,精神上的鼓舞仍遠高過實質意義,甚至流於情緒上的宣洩;革命黨人仍無法瓦解根深蒂固的統治結構,反倒全面潰敗,更營造出敵國滲透破壞的有利條件。米耶維所批判聲討的對象不單只是極權政府,更把矛頭指向抗議份子自身:我們真的已經做好大幹一場後取而代之的準備,還是只要成就一個革命的浪漫傳奇?

二○○二年,米耶維曾重返浩劫後的倫敦,創作出獨立中篇《鏡背鍍面》(The Tain)。原居於鏡子背後的異次元生物「鏡象」(imagos)大舉入侵殘殺,此時的英國首都已一片斷垣殘壁,只有包括主人公修爾(Sholl)在內的少數人類仍負隅頑抗。故事話分兩頭,一面描寫修爾艱苦奮戰的歷程,另一面則從鏡象的角度入手,訴說人類映照鏡子及水面時,鏡象必須完全模仿照鏡者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簡直是對他們的羞辱及懲罰。於是他們終於突破鏡中世界,向人類反撲。儘管鏡象的概念來自波赫士,米耶維卻為其注入獨具風格的妖異色彩,並透露鏡象的先鋒原來在幾世紀前已悄悄混入人群,並帶來「吸血鬼照鏡不留影」的傳說。評論家葛拉漢.史萊特(Graham Sleight)賦予本篇政治性的解讀:我們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地剝削利用多少東西?要是這些物品有機會起而反抗,會是什麼樣的光景?結局時,修爾的抉擇儘管出人意表,思索再三,卻也不得不然。

寫完巴斯─拉格三部曲之後,米耶維轉而挑戰青少年/兒童小說;他以自己最熟悉的倫敦意象為藍本,別出心裁,一手打造出光怪陸離,卻不失溫情童心的《偽倫敦》。然而,地下/黑暗倫敦的題材早已成為一項書寫傳統,國內讀者所熟知的尼爾.蓋曼《無有鄉》乃至於米耶維自己過往的作品也包括在內,《偽倫敦》又如何尋求突破?首先,他採取《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套路,讓個性鮮明、獨具特色且超脫一般科幻奇幻邏輯觀的人物與怪物豐富整座城市,使讀者每翻一頁就會有不同的驚奇。其次,作者在書中特別愛用各種文字遊戲,經過大腦吸收轉化後,往往能造成反差趣味,有時甚至成為解謎的關鍵。

故事情節方面也看得到對傳統的顛覆。乍看之下,整本小說彷彿重複著身負天命的兒童前來拯救全世界的老套戲碼;當事人也必定要歷經預言中的種種試煉才能取得終極兵器,消滅強敵。然而,只消耐心閱讀,就能發現真相並非如此。米耶維曾在訪談中提過:從小他就不認同「命運」或「神選者」的說法,認為如此結局早已決定,何來樂趣可言?他也不滿意某些角色注定要成為其他人物的幫襯,可是這種懷舊的英式作風似乎仍存在於現代故事當中,譬如:有誰能想像沒有蝙蝠俠的羅賓會是什麼情況?因此他決定要讓跟班好好挑一次大梁。儘管本書定位為青少年/兒童作品,讀者亦不難體察出作者的政治意識。故事裡頭表達出對統治階層的腐化墮落,甚至與敵對勢力勾結的極度嫌惡;而縱然有人不畏橫逆,奮起抵抗,也得需要多數人挺身而出,才有可能扭轉乾坤。或許《鋼鐵議會》中革命志士達不到的目標,終在《偽倫敦》中獲得實踐。

自《帕迪多街車站》出版後,米耶維的名字就和「新怪譚」(New Weird)文類緊密相連;他自己也儼然以意見領袖之姿,在二○○三年夏季號的《第三選擇》(The 3rd Alternative)雜誌客座社論中宣揚此一新興運動的理念。新怪譚的故事顛覆傳統奇幻賦予過多浪漫傳奇的場域,改以都市為舞臺,並結合科幻與奇幻元素,選擇以複雜真實世界做為創作的藍本與起點,文體和氣氛營造則往往採用超現實及恐怖小說的手法,所關注的是實際或經掩飾改造的現代社會。承襲六○年代科幻新浪潮(New Wave)運動的新怪譚其實在九○年代就開始發展,但作品多半過於前衛,僅在小眾讀者圈內流傳,尚不能蔚為風潮。直到《帕迪多街車站》帶來史詩般的壯闊感受,而且米耶維的寫作技巧也相對比較「平實」,因此成為第一部在市場上獲得成功的新怪譚作品。只不過,就跟當年的新浪潮一樣,幻想文類跟進潮流的腳步也特別迅速,現在的米耶維已不再討論新怪譚的種種;畢竟有愈來愈多新作品依循同樣的脈絡與風格,因此他認為在二○○一至○三年風起雲湧的運動已逐漸落幕。雖說如此,我們還可以從《偽倫敦》的內容,看見這個堪稱新世紀幻想作品最大變革的影響力。

米耶維即將在明年推出新作《城與城》(The City and the City),這部作品跨越推理、奇幻與主流小說的疆界,尚未問世就已成為眾多讀者關注的焦點。展望未來,仍屬年輕新銳的米耶維又會有什麼驚世之作?無論是重回巴斯─拉格或是造訪其他反城市,相信他必然能夠超越自我,寫下撼動文壇的新頁。

林翰昌
本書名詞審訂者。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獨立科幻奇幻撰稿人。
個人部落格「科幻國協毒瘤在臺病灶」:
http://danjalin.blogspot.com/

(本文收錄於《偽倫敦》。由於成書篇幅有限,本文經作者同意略做刪節,完整版本請見本文作者個人部落格。)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裡的太陽是空心的,
月亮像貓眼;

空牛奶盒會跑會叫又愛黏人,
巴士可以飛上天;

會說話的天書老是出包、
垃圾桶偽裝成忍者、

時尚設計師的頭頂是針插,
還有一座橋可以通往任何地方!

偽.倫.敦是鏡子裡的反城市,是搞怪又歡樂的異想世界!





2008年美國圖書館協會

最佳青少年圖書

  ▄2008年軌跡獎

最佳青少年小說

  ▆紐約時報暢銷書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衛報、每日電訊報、

娛樂週報、出版人週刊、學校圖書館期刊、

軌跡、VOYA、Time Out

一致好評

林翰昌(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

陸柏年(資深科幻奇幻讀者)

專文推薦!

倫敦所有失落或損壞的物品,最後都會來到偽倫敦;這兒也接納了所有迷失或心碎的人們。但是,偽倫敦的街頭也處處潛藏危險:巨大凶猛的肉食長頸鹿四處掠食,一幢平凡樓房內藏著危機四伏的熱帶叢林;而偽倫敦居民最大的生存威脅,卻是煙霧!

 

預言中的救世主終於來到偽倫敦,事情卻沒照天書上的記載進行!預言不準了,一切都脫軌了!究竟該如何對抗致命的煙霧?而,沒被選中的狄芭,得在短短幾天內逃避煙霧的魔掌、揭露事實真相,還得及時找到回家的路!否則,倫敦人將永遠遺忘她……

 

英雄必然是天命注定嗎?預言一定會成真嗎?

 

打破傳統的奇幻世界,挑動腦細胞的文字遊戲,不按牌理出牌的冒險旅程──《偽倫敦》顛倒了新世代讀者的閱讀經驗,帶你領會想像力破格演出的爽快感!

作者簡介

柴納.米耶維 (China Miéville, 1972~),相當受矚目的英國新生代奇幻小說家。米耶維的寫作風格多半帶有詭異幽默感,並融入當代社會文化議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中蘊藏深刻的社會探討。作品屢獲亞瑟.克拉克獎、英國奇幻獎、軌跡獎、世界奇幻獎,也多次入圍星雲獎與雨果獎。他著有小說《鼠王》(King Rat)、《帕迪多街車站》(Perdido Street Station)、《傷痕》(The Scar)、《鋼鐵議會》(Iron Council)等長篇小說與多篇短篇小說。

 

《偽倫敦》是他在受到作家前輩尼爾.蓋曼的《無有鄉》啟發後,首度以青少年讀者為對象所創作的小說,他還親自為書中各種奇怪角色與特殊場景繪製插畫。小說出版後,種種怪奇有趣的幻想果然獲得廣大讀者的喜愛,還有小讀者裝扮成他書中的角色。米耶維目前居住於倫敦。



精彩摘錄

5  進入地窖】

 

兩個女生偷偷摸摸爬上漆黑的大街。

「快點,」札娜說:「就在那裡。」

「這太瘋狂了,」狄芭壓低聲音,但她和她朋友一樣,彎著腰迅速移動。「我們連手電筒都沒有。」

「嗯,可是我們一定要跟去看看。」札娜說:「到底是怎麼回事?」她們剛剛出門前匆匆套上衣服,身體卻還是微微發抖。她們緊張兮兮地左顧右盼,看著周遭的黑暗和街燈投射出的光環,往剛剛看到那個詭異間諜冒出來的金屬桶和垃圾堆走近。

「那是一種遙控機器之類的東西,對吧?」狄芭一邊說,札娜一邊往那團發臭的垃圾堆裡探頭探腦。「或許吧……我不知道,或許上面還有攝影機什麼的……和……」狄芭驀然住口,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講的愈來愈離譜。

「來幫我。」札娜說。

「妳在做什麼?」

「找東西。」札娜說。

「什麼東西?」

札娜一手摀住鼻子,一手用根棍子翻攪從垃圾桶流出來的垃圾。

「裡面會有老鼠什麼的,」狄芭說:「不要翻。」

「妳看,」札娜說:「有看到那個嗎?」她指著水泥地上的一縷污痕。

依稀可見那污痕一路從垃圾堆延伸到札娜家一樓的窗邊。

「這個,是那東西留下的痕跡。」

札娜跪趴在地上。

「嗯,看到了嗎?」她說:「上面有刮痕,就是它剛剛用……金屬傘尖……頂住的地方。」

「既然如此,」狄芭說:「我們跟上去吧。」

「妳看,它在我家旁偷看、偷聽,不知在打什麼主意。現在我們知道它往哪邊去了。」

 

「我們根本連在跟蹤什麼都不知道。」狄芭跟在札娜身後說。札娜小心翼翼地在黑暗裡彎身尾隨地上的線索,狄芭也伸長脖子,越過朋友肩頭辨認著污痕。

「妳這模樣真像個瘋子,」狄芭小聲說:「萬一被人看到怎麼辦?」

「管他的,附近根本沒人。有的話,我會趕快起來的。」

「我什麼都沒看到。」

「有記號,」札娜說:「有痕跡。」

她往社區後頭那群咖啡色的高大建築物間移動,兩個人一步步深入塔樓後的死寂區域,陷進一整片由廢牆、垃圾桶、車庫和廢棄物組成的迷宮。狄芭緊張地環顧四周。

「小札,我們走吧,」狄芭說:「我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哪兒。」

「我有種感覺……」札娜心不在焉地說。

「這邊……」她瞥著地上,腳步依舊沒有慢下。事實上,她看起來不像在追隨一道痕跡,而像是跟隨一個記憶、一種本能。她在巨大的建築物間打轉,四周偶爾會被朦朧的鵝黃光線照亮。

「我看不到,」狄芭焦慮地說:「我什麼都沒看到。」

「有,」札娜聽起來彷彿在夢境。她幾乎看都沒看,便指著地上的痕跡說:「在那裡,妳看不見嗎?」她聽起來有點訝異。「往這邊走。」她加快腳步。

「札娜!」狄芭警覺地叫著,急忙加快腳步趕上。「妳怎麼連那都看得到?」

 

大街已經看不見了,此時她們只聽得見車聲。札娜在轉角拐了彎,像是被一股力量往前拉。

「等等!」狄芭一邊說,一邊努力跟上她。

眼前出現一扇門,四周圍著一灘泛著油光的積水,上面還有一盞光線微弱的燈。門是開著的,就連狄芭都看得見門口有一抹油漬。

「不可以,」狄芭看著札娜說:「不要進去……」

札娜還是走了進去。狄芭在後頭喊著:「等等我!等等我!」於是也跟了進去。

 

「有人在嗎?」札娜小聲的問。她們走在地下樓層一條狹小的走廊上,唯一的通風口是靠近天花板的扁窗,上面滿是裂痕和蜘蛛網。蜘蛛網彷彿想吝嗇地獨占住光線,不情願地只讓些許微光透進。

「走吧,」狄芭說:「這裡什麼都沒有。」

牆上爬滿水管和電線,儀表發出規律的聲響。

「有人在嗎?」札娜說。

走廊盡頭是一間巨大的地下室,大到一定涵蓋整片高樓街區的範圍。兩側牆上掛著一些老舊用具,有疊成一團的粗繩、袋子、生鏽腳踏車、和一臺乾掉微溫的冰箱。到處都有微弱的光點,街燈也勉強從骯髒的窗戶透入。

她們聽見外面哀嚎般的車聲。

地下室中央有一根水管交盤成的柱子,測量儀器上的指針上下跳動,由一個粗大的鐵拴控制壓力。正中央有個看起來很沉重的老舊轉盤,跟方向盤差不多大,彷彿連潛水艇的氣閘都打得開。

「我們走吧,」狄芭小聲地說:「這個地方看起來好恐怖。」

札娜卻夢遊似地,拖著腳步緩緩往前走。

「札娜!」狄芭往門口移動,「這個地窖裡只有我們,而且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這裡!快走吧!」

「這裡油漬更多了,」札娜說:「那東西……那把傘在這裡。」

她好奇地碰碰那根大鐵拴。

「『……當輪子轉動時』。」她說。

「什麼?」狄芭問:「快點。妳到底走不走?」她轉過頭,看見札娜正握著輪子,試著轉動。

 一開始,她必須使盡全身力氣,才能讓輪子緩緩轉動。那輪子鏽得發出尖鳴。

輪子終於轉動時,四周的光線忽然變了。

狄芭嚇得愣住;札娜遲疑一下,繼續把輪子轉個幾度。

輪子一邊轉,光線也一邊變化。光線開始閃爍,四周的聲音如浪潮般退去。狄芭轉過頭。

「發生什麼事了?」她小聲問。札娜繼續轉動輪子,輪子每轉一點,光線和聲音就又褪去一些。

「不要,」狄芭說:「不要再轉了,拜託。」

札娜又把轉閥轉了幾吋,室內的光線和聲音驟然劇變。燈泡突然射出火焰般的強光,外面的車聲也發出怒喊般的嘶吼。

鐵輪開始急速轉動。一開始只是慢慢地,接著卻愈轉愈快,地窖也愈來愈暗。

「妳把電源切掉了。」狄芭說,但她突然住口,因為兩人一抬頭才發現:變暗的不是燈泡,而是從窗戶透進來的光線。

聲音也隨著光線漸漸退去。

狄芭和札娜困惑地面面相覷。

轉輪突然像上油了一樣,一圈圈地在札娜手中轉動。汽車、卡車、摩托車的聲音愈來愈微弱,聽起來像一段錄音,像隔壁房間傳來的電視聲。車聲也隨著路上的光線遠去。

札娜關掉了嘈雜的車聲。轉閥關掉了車聲,關掉了光線。

它也關掉了倫敦。

 

--------------------------------------------------------------------------------------------------------------------------------------

《偽倫敦》
(Un Lun Dun)

 

柴納.米耶維著

定價:340
出版:繆思出版

上市:2009/1/22

聯絡人:繆思出版/野人文化行銷企劃 郭宛潔 (02) 2218-1417*253

robin@sinobooks.com.tw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中最大祕密、性格中最大疑點,千年巨靈巴諦魔內心世界大公開!《巨靈三部曲--托勒密之門》



【巨靈系列】全球熱銷300萬冊以上

巴諦魔粉絲滿天下,售出37國版權

全球讀者瘋狂擁戴!

 
巴諦魔和好萊塢有約

   由Miramax籌拍,預計於2009年上映!


這一集也是獲獎無數:

2005年美國圖書館協會(ALA)最佳青少年讀物

2004年秋季Booksense童書類十大選書

2006年Cybil獎最佳科幻奇幻小說

(↑這是由青少年部落客評選的獎項)

2006年德國Corine國際圖書獎最佳青少年圖書

2006年鵝毛筆獎入圍決選


隨書附贈巴諦魔加持護符終極版

【超人氣好神卡】

  碎碎唸神力無敵強大,保證無效退費!!

獨家報導!政壇超人氣偶像曼德列克  前途兩難!

陰謀、陰謀陰謀

難道一切都是陰謀?!

 

政壇超人氣偶像、難得一見的魔法天才約翰.曼德列克,自從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內閣,更屢次幫首相解決重大危機後,不但成為首相最倚重的心腹,也旋即升官擔任更重大的職務。

 

只是,英國投入美國戰爭曠日費時,損傷慘重,卻因面子問題而始終不肯撤軍。國內民怨四起,儘管數年前約翰已肅清反抗份子,但街頭反抗的暴動仍沒有絕跡,也愈來愈多民眾擁有抗拒魔法的力量,使得警方束手無策。約翰被委以宣傳部的重任,但他發現他只是在幫政府日復一日地編織謊言來安撫民心,這樣真的有用嗎?他內心的疑惑與不滿日漸擴大。

 

更誇張的是,首相卻只是把能力強大的格萊斯頓權杖和其他魔法寶物鎖在地窖裡,當成是自己的權位象徵,卻不打算用於國政上。只要能運用格萊斯頓權杖,美國戰爭的勝利絕對是唾手可得!但每當他一提出這個建議,首相就變了個人似的,還懷疑他的忠誠!

 

這時,一樁比以往事件更大的陰謀正悄悄蔓延……約翰能察覺嗎?

 

還有精彩獨家要聞

⊙巨靈八卦:大英帝國美洲戰事連連告捷,全是謊言?首相德威羅只愛看戲,不管政事?

⊙巨靈新知:「托勒密之門」密技出土!帶你親身探索異世界的奧祕!

⊙巨靈觀點:解讀巨靈與人類魔法師的千年恩仇/分析魔法師與普通人的勢力消長!

 

作者簡介
喬納森.史特勞(
Jonathan Stroud
1970年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貝德福,從小就非常喜愛塗塗寫寫。七、八歲時常臥病在床,因而養成閱讀的習慣,尤其沈迷於奇幻世界的神奇。少年求學期間確定了對寫作與文學的愛好,因此進入約克大學研讀英國文學,之後前往倫敦,擔任出版公司的童書編輯,並利用業餘時間寫作。1999年出版第一本小說《Buried Fire》之後終於肯定自己的才能,於2001年辭職專事寫作,並於同年結婚。2003年寫就「巨靈三部曲」第一部《古都護符的陰謀》,結果大為轟動,創造出詼諧囉嗦的巨靈角色備受讀者喜愛,佳評如潮,獲獎連連,更躍登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史特勞目前與家人住在英國聖艾班斯。偶爾會和巴諦魔一起喝下午茶敘敘舊。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巨靈通緝同人有獎徵圖文活動應觀眾要求,延止11月底截止!


應廣大觀眾/讀者朋友要求,
巨靈有獎徵圖文活動將延至11月30日止,
各位想要獲得第三部曲《托勒密之門》的捧油們,
請不要客氣呀!!
投稿多多益善哪~~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口碑監製改編電影「微光城市」10/17上映
油價連三漲,能源危機人人擔心
油價漲漲漲,人民叫苦連天,消耗性能源一直是現代社會賴以維生的要素,價格卻只漲不跌。在我們生存的現實世界,科學家們、政府官員已經開始憂心石油耗盡的那一天,致力發展替代性能源;然而我們是否來得及在「末世」來臨之前成功發展出替代能源?在這之前,不斷上漲的油價又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多大影響?能源危機是不是將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的未來似乎處於一片黑暗。
 
科幻小說揭示人類末世寓言
美國作家琴娜.杜普洛將現實生活中能源短缺、政府官員貪汙自肥的現實橋段寫成小說《微光》,這部以「浩劫後」人類生存為主題的科幻小說,不但生動描繪出貪得無饜的「市長」自私嘴臉,書中對於能源短缺的寓言也令人印象深刻。2004年出版即獲得美國中小學教師的熱烈推薦,並獲得美國圖書館協會推薦童書、美國佛羅里達州選書等殊榮。
 
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微光城市
小說改編電影「微光城市」由奧斯卡影帝湯姆.漢克斯監製,對於環保議題向來關注的湯姆.漢克斯,看完暢銷小說《微光》之後留下深刻印象,決定改編成電影,用影像來傳達《微光》寓言。本片由提姆.羅賓斯、比爾.莫瑞等實力派演員擔任重要配角,以【贖罪】獲得本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的莎柔絲.羅南則出任本片靈魂人物「莉娜」。
 
10/17即將在台上映的「微光城市」,原著小說《微光》由繆思出版社出版,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先生口碑推薦,是今年秋天不容錯過的好作品。《微光》的續集《星火》也已經出版,不用再費盡心思等待結局,繆思出版讓觀眾一口氣看完整故事!
 
 
--------------------------------------------------------------------------------------------------------------------------------------
 
《微光》
The City of Ember

琴娜.杜普洛
Jeanne DuPrau

定價:250
出版繆思出版


聯絡人:繆思出版/野人文化行銷企劃 郭宛潔 (02) 2218-1417*253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通緝!巨靈同人現身專案!

你想向巴諦魔傾訴愛意嗎?你想吐槽陰暗死小孩納桑尼爾嗎?

你想為有情有義的硬漢賈伯打抱不平嗎?

最重要的是,你想要
免費收藏
巨靈第三部曲
--
托勒密之門
完美精彩感人大結局嗎?

 

 

 

 

這裡有一批好棒的機會讓你盡情發揮!有投稿有保庇!

徵稿格式及形式

1、格式:jpg、pdf、doc,大小1mb以內

2、內容:創意肖像畫、單格、兩格、三格、四格…N格漫畫,或3000字以內同人番外篇小劇場,輔導級(含)下以之作品

3、投稿內容不可涉及抄襲要毀謗、侵犯他人隱私或任何違反法律相關規定之不法情事,如有個人行為造成法律上爭議,投稿者須負完全相關法律責任。

殊途同歸之活動辦法
   
第一種、在您的部落格發表您的創作,引用本篇文章告知,並將稿件email至  robin@sinobooks.com.tw 
           第二種、如果有辦法的話,直接回應於本篇文章,並將稿件email至
robin@sinobooks.com.tw 
           第三種、直接將您的創作email至
robin@sinobooks.com.tw 

p.s.來稿務必註明創作者之  1.真實姓名、2.筆名、3.通訊地址、4.聯絡電話、5.電子郵件信箱

p.p.s.入選作品將陸續發表於巨靈電子報、本部落格、其他活動合作網站、各大網路書店等,並以電子郵件通知作者

活動時間
即日起至2008/11/30止收件截止!!
12月初公佈總入選名單於繆思部落格、巨靈電子報,請密切注意!

入選獎品
繆思出版12月上市新書《巨靈三部曲--托勒密之門》乙冊

權利聲明
所投稿件須同意授權做為繆思出版行銷使用,繆思出版有權將文章於繆思部格、電子報與相關文宣媒介中無限刊載。繆思出版須於使用時注明作者姓名(筆名)。

繆思靠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